2021年张莉老师讲座

20211219日星期日,新闻学院的张莉老师受邀为生命学院学堂班的同学带来了题为“中国青年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张莉老师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博士,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终身教职,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媒体与政治,中欧人文交流与传播,媒体传播与国际关系等。


在第一部分中,张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她本人的海外经历,从而引出了讲座的主体部分,即第二部分,“跨文化沟通的理解”。在这一部分中,张老师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从被缩写为CAGEculture, administration, geographic distance, economy中为大家引出了文化的重要性,接下来又对intercultural cross-cultural这一对相似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二者的差异在于强调共性或差异性。随后,她为大家介绍了Edward Hall的“文化即传播”的概念,即“跨文化传播发生在一个文化语境中的成员生产某种信息让另一个文化语境中的成员进行消费”。在这之后,老师又通过让同学进行对话模拟的方式让大家真切地体会到了中外(英)会话方式的差异性以及可能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令人尴尬却又令人忍俊不禁的误会,从而自然地为大家引出了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然后为大家介绍了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刚性与柔性、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以及沉溺与节制是六个可以以数值形式对文化进行刻画的维度,并指出这些维度都可以成为我们未来出国或者涉及到跨文化交流时有效的参考。在这一部分的结尾部分,张老师为大家对比了中美两国的军队宣传片,在二者对本国的宣传效果都非常好的情况下,却在具体强调的内容上迥然不同,这也鲜明地刻画出了两种文化各个维度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讲座的第三部分则是“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这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来实现:首先是非语言沟通,尤其是其中的目光与手势;此外我们还需要认识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了解不同文化的沟通礼仪。另一种方法是增强国际视野,这包括但不限于:语言学习与运用能力、广泛涉猎提高通识能力、亲身接触和经历、持续思考增进理解以及拥有理性和包容的心态。

讲座的主体部分到此结束,在之后的Q&A环节,老师还和同学们就民族主义、语言习得、移民与种族歧视、差异的适应、意识形态话题上的交流、精英阶层、“政治正确”等话题充分交换了意见。


最终,讲座在刘栋老师的总结中圆满结束。


(感谢陈泳佐同学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