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学期第2次学术沙龙

20211121日,我们在开展了本秋季学期第二次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今年诺奖成果——trppiezo两大离子通道家族展开,由梁鑫老师主持,主讲人是来自生命学院学堂班九字班的13名同学:夏禹实、谢芸歆、孟昱、倪宛琳、黄奕远、詹童、韩兆宇、范子维、杨屿涵、黄若奕、张霁辰、滕佳豪、王睿。本次活动还邀请了首次解析piezo通道结构的肖百龙老师作为嘉宾。

本次活动进展迅速。在刘栋老师和梁鑫老师简单介绍了肖百龙老师的重要工作后,13名同学们就依次开始了本次学术沙龙的讲解环节。


首先,夏禹实同学开门见山地为我们展示了五感的重要性,突然出现的漆黑荧幕让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剥夺视觉的效果,从而开启了对以往与感觉受体相关的诺奖级研究的介绍。而后谢芸歆同学则对trppiezo的发现作出了简单的引入,并详细介绍了两位诺奖得主——David JuliusArdem Patapoutian的学术经历,正式拉开本次学术沙龙的帷幕。


    紧接着,詹童启始了对trp家族的整体介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TRPV1的发现历程与研究思路。黄奕远则承上启下,用富有逻辑的思路带领同学们一览从TRPVTRPM的发现进展和思路的更新与演替。之后孟昱从两篇文献入手,详细分析了TRPV1的结构和具体机制,是trp家族结构上的一个典例。最终倪宛琳以trp与疾病的相关联系作结,让同学们在trp家族的重要性上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短暂的休息后,活动进行到了下半部分。韩兆宇面面俱到地还原了piezo通道的发现全过程,在描述最初探寻机械敏感通道的思路之余,也不忘为后续的功能与结构埋下伏笔。杨屿涵则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piezo复杂而不寻常的结构特点,三叶螺旋桨的结构和两种可能的作用模型令人印象深刻。张霁辰和范子维则展开了对piezo功能的深入探讨,从神经到心血管,从感知到发育和调控,从人体到果蝇和拟南芥,详略得当地突出了piezo的生物学重要性。最后,黄若奕从广度上介绍了piezo相关的许多疾病,着重探讨了癌症,并以此作结。


    最终,滕佳豪从疾病、药物和治疗几方面讨论了piezotrp相关的重要应用,其中涉及的技术或许可以带领重要的医学变革。而王睿则对整个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回顾整个诺奖的研究历史,并对mRNA疫苗未来得奖的可能性提出了期望。


同学们的分享结束后,梁鑫老师进行了简短的总结,表示学术沙龙的13名同学在内容上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可以对所有曾经提出的问题进行改善,他非常enjoy今天的沙龙。

肖百龙老师也发表了对于学术沙龙以及piezo发现历程的看法。肖百龙老师曾经也参与过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关于今年诺奖的探讨,他表示我们在时间的控制上和内容的逻辑上都强于隔壁的表现,不过整体上存在批判性思考的缺乏,比如TRPV1在感知热的功能和表型上并没有非常强的表现,而是需要多种受体的共同作用。另外,肖老师也补充介绍了更多与Ardem相关的事迹,自己在Ardem实验室工作的经历,以及擅长生化的他后来如何在清华较完善的冷冻电镜平台上,研究解析了piezo的精细结构。


在活动的末尾,同学们针对本次沙龙中同学和老师的分享进行了积极的提问。整场活动在同学们丰富的精神收获中结束。


(感谢范子维同学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