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钊-杰克逊实验室
大三暑假我参加的是美国的杰克逊实验室的暑期项目,在缅因州的一个小镇,Bar Harbor进行了为期10周的暑期研修,时间为6月4日至8月12日。
杰克逊实验室的暑期项目是学堂班内部推荐,然后参与那边的选拔之后录取的,主要的筛选工作都取决于你所申请做暑研的实验室老板。这个项目最特别的地方是参与的学生除了我之外都是美国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一共34个人,是从1000多位申请的学生中经过实验室筛选和项目主任面试选拔出来的。融入进一个完全的native speaker的集体中,对于口语的提高相当有帮助。
我在杰克逊实验室从事的课题是研究小鼠精原干细胞的微环境。我们利用两种荧光蛋白分别标记小鼠的精原干细胞和小鼠的血管内皮细胞,然后再利用confocal荧光显微镜采集小鼠精巢的横切片图片,最后进行三维重构确定精原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对位置。在杰克逊实验室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关于科研最为深刻的领会就是科研本身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我当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拿到的小鼠的表型和基因型预测的不一致。在体内实验中,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容易遇到的,并且如果是做小鼠的实验的话,重新杂交一次就需要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于是我当时暑期的课题只能勉强接受表型不太规范的事实,尽量拍摄图片并且从中挖掘有用的信息。另外一个我所遇到的问题反映出来的是实验设计和实际的实验并不总是一样的。我们当时利用一种红色荧光蛋白来标记小鼠的精原干细胞的一个子细胞群,并且欣喜的在普通的荧光显微镜下发现了红色荧光信号。但是问题是当我们用confocal显微镜观察样品时,无论如何调试都无法准确的捕捉到红色荧光的信号。原因主要是我们标记的子细胞群分布太为稀少,并且红色荧光信号本身比较弱,导致了最终捕捉到的信号背景噪音相当大,以至于无法对样品中的荧光信号进行三维重构,最终我的项目就只能利用普通的荧光显微镜进行二维的观察。在实验中,遇到各种困难确实有时候会对于自信心有一定的打击,但是这就是科研,科研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探索未知的领域。所以说,要做好科研,不仅要想做,而且要花时间,能接受所有的可能性,真正去embrace科研的uncertainty。
在杰克逊实验室除了认真做科研之外,还有不少活动。每个周末都有去hiking的机会,周中的晚上会集中组织去一块操场踢足球,打篮球,玩飞盘等等。在暑期项目快结束的一两周,杰克逊实验室会组织一个关于遗传的短期课程,会邀请很多美国的著名科学家来做报告,也是值得一听的。
另外这次在美国为期两个多月的经历也让我有一些其他感想。美国人相对于中国人来说,对待乐于助人这一方面的态度其实是比较不同的。在美国人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比较自立,要管好自己的生活,所以美国人并不会去观察看你是否需要帮助,如果你需要帮助,一定要说出来,他们才会比较热心的去帮助你。在美国的时候,去过几个城市以及周边地区,无论走到哪里,环境都非常的好,天空非常蓝,几乎每一个湖都有大量的野生鱼类,随便找一处钓鱼都会收获颇丰。这与中国的现状差距相当大,中国当前是几乎无论走到哪里,河流湖泊都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北京现在也是雾霾当道,几乎看不到蓝天。我去的缅因州,现在是美国最美的两个州之一,另一个就是佛罗里达州,而缅因州在20世纪20年代时曾经是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和现在中国的山西省生态环境相当。所以说,单从环境来看,中国还落后美国好几十年。
在杰克逊实验室的两个多月的暑期研修收获不少,如果读这篇文章的你喜欢遗传学,热爱自然,那就像我一样也申请吧,相信你会收获比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