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堂班(第八期)成立仪式

2017年4月9日,春光明媚的早晨,清华生命科学学堂班迎来了第八届的新学员。学堂班的首席教授施一公,与学堂班的其他各位指导老师均莅临现场,与同学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学堂班指导委员会主任刘栋老师主持了这次仪式。开场便是承载着历史与荣耀的学堂计划宣传短片:历久弥新的古朴建筑、一代又一代在清华学堂学习的、为祖国发展变革贡献突出的知识分子、以及更重要的,不断被传承和发扬着的清华人的见识和担当精神,在我们学堂班这里再次融汇。刘老师重申了学堂班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国家和民族对我们的召唤,并勉励我们在我们擅长的生命科学领域里,从基础的科学素养和研究意识开始,不断磨砺自己,向高水平的学术领军人才的要求看齐。

之后是学员代表发言。五字班的张心原同学作为新学员的代表道出了她的心声,并提到了自己在之前几次学堂班活动中感受到的学术交流氛围和对生命科学的热情,并希望在今后的学堂班学习生活中不断奋进。而老学员代表,四字班的陈垚宜同学则以自己一年多来的经历谈论了学堂班日常活动中蕴涵的培养目标和老师们的殷切期望,并对学弟学妹们给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鼓励。施一公老师和刘栋老师对两位同学的发言表示感谢并予以点评。

最后是施一公老师与同学们的座谈会。施老师主要和大家分享了这些年从专职的科研工作者变为兼职教育管理者的心路历程,不单单是作为一个教授教书育人,还有在人才引进、推动教育改革以及尝试新方向上的酸甜苦辣。施老师在自己忙碌的研究中抽出时间,于教育界凭借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奔走疾呼,关心祖国社会,展现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和理想主义情怀,让同学们为之动容。会后,施老师和同学们进行问答交流,成立仪式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附:两位同学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生52班的张心原,很荣幸代表五字班成员在学堂班成立仪式上发言。 

在清华,常常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参加学堂班面试仿佛就是昨天的事;仔细想一想,又觉得时间过得其实很慢,回首加入学堂班的一个多学期以来,在这期间,自己的收获历历可见。两次前沿讲座,让我对原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冷冻电镜有了立体的了解;同学们呈现的精彩的学术沙龙,可以说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几次Journal Club让我了解自己领域之外的工作,也学习着如何读一篇文章;邵峰老师的座谈,让我明白科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智慧的选择又是多么重要……等等这些指导和训练都弥足珍贵,让我感受到加入学堂班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而更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学堂班良好的学术氛围。每次活动时大家针对相应文章或topic提出问题,热烈讨论,总能让我们获得更深入的认识;在听research proposal时我们也能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十分有助于打破思维的僵局,帮助我们形成更严谨的逻辑;同时,学长学姐们知识的深度广度、严谨的科研思维也令我赞叹,每周六的活动,都让我希望自己也能通过学习成为这样的人。在这里,我们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且有思考、有交流,有质疑、有互助。这种状态,对于训练我们的思维是最好不过的。在学堂班中所缔结的这份友谊的温暖,也将组成支持我们日后在科研道路上前进的动力。 

在学堂班我们所收获到的,不仅有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不仅有Journal Club、学者座谈会等活动对科学素养的提升,不仅有朋辈间的交流切磋、思维火花的碰撞,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我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从刘栋老师为我们做的如何做presentation的培训,到research proposal、科研训练答辩和学术年会的展示,我们将逐步培养起表达与交流能力;每一次的学术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提问,学术沙龙的共同展示,让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提问、如何沟通、如何与别人合作;对《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书籍的阅读和读书交流会,启发了我们对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的思考,使我们不但要知道怎么做科研,还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科研。 

此时,我不禁想起了三年前自己来清华参加生物竞赛冬令营,面试后的见面会上施老师曾对参加生物竞赛的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一定曾有一个时刻,对科学怦然心动。”这句话感动了我,使我一直铭记到今天。我想,我们学堂班的同学们,更广泛的说,多少奋斗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辈们,一开始可能就是被接触科学时的这样一种怦然心动的心情驱使着,选择了生物专业,去学习更深的知识,走上科研道路,在生命科学的王国中开疆拓土。科研当然不简单,未来的学术道路上,我们必会遭遇许多艰辛坎坷,我们的课题可能很久没有进展,生活的奔波可能给我们平添压力,整日面对果蝇的生活大概没有那些和人打交道的职业那么热闹——愿那时,我们都能记起自己怦然心动的时刻,不忘初心,以梦为马,更以平时培养起的科研素养为犁,去耕耘未知的生命世界。 

我由衷地感到,在这条曲折又不失光明的学术道路上,能得到关心我们的各位老师提供科研和人生选择的指导,何其幸也!有各位学长学姐们的榜样力量与宝贵的经验,何其幸也!能与志同道合的同辈们相互激励、一起向自己的理想跋涉,何其幸也! 

谢谢大家!

(2017年4月9日 张心原)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四字班的学堂班学员陈垚宜。非常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作为老学员代表发言。

首先我想对刚加入学堂班大家庭的新同学们致以诚挚的欢迎,尽管这个问候来得稍显迟了一些。在你们当中,不仅有像之前的我一样,大二加入的五字班同学们,也有一些大一就加入的优秀的六字班同学。你们的到来,为学堂班增添了新的活力。二十几位同学,要说起你们对学堂的期待,自然是各有不同的;但我相信,你们在亲身探索后便会发现,你们的愿望都将在这里得以实现。 

我们的生命科学学堂班是很有特色的实验班,而且在清华的理科专业学堂班里,我们是组织最完备,活动安排最为系统的。与隔壁北大的挑战班相比,我们没有那种冗长如组会的JC,却用更多方式来系统而灵活地培养我们的学术能力和拓展我们的学术视野。之前有幸与其他几位同学一起,陪同刘栋老师参加了全国的生物学教育拔尖计划交流会。在与来自其他大学的、类似学堂班的计划中的同学们交流时,他们也对我们的培养方案表示羡慕。我们享受到这样优质的教育资源,自然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我们敬爱的施一公校长的持续关照;更是源于以刘老师为代表的诸位学堂班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在这里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堂班的活动是丰富的,更是深刻的。 

学术沙龙不仅让我们接触新的研究范畴,也让我们熟悉一个领域发展的一般规律;Journal Club以当今学术内容的主要载体——期刊论文为对象进行剖析,让我们学会理清文章的逻辑、并且对于学术工作的深刻与否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鉴别力,在此过程中也锻炼了我们学术表达的才能;一次次的科学前沿讲座让我们跳出日常的小圈子,领略最新最前沿的science;时不时的科学家座谈以及指导老师的言传身教,给予我们宝贵的学术认识和人生经验。同时我们还有跟踪性的科研能力训练计划,从Research Proposal展示、科研训练、博士生论坛的Poster展示到最后的学术年会答辩等一连串的活动都有周密的安排;另外我们还有大三暑假的海外学术研修等等。 

总的来说,这些活动有多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让我们学会了科学界交流的基本方法。现今的科学研究早已不是敝帚自珍型的个人活动,而是充满合作与竞争的国际性事业,而且与上下游的社会生产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交流能力,不仅局限于实验室团队内部、相关领域同行之间,还是延伸到面对大同行、上下游工业界人员的需求乃至针对更广的公众的社会责任;而且,良好的交流能力,也是自身科研事业发展得以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二是科研的视野和思辨能力。科研绝不仅仅依赖于良好且熟练的lab work,还依赖于我们对于实验设计背后的逻辑线索、以及工作方向选定依据的清晰认识和把握;尤其当我们未来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研究小组负责人时更是如此。这些能力不局限也不依赖于特定而具体的研究方向,而是一个学科所共有的。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阶段,掌握了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但还没有完全集中精力于某一方面,大概是最佳的训练时机;而学堂班的活动,恰恰为我们掌握这些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机会。 

三是科研的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圈关系。我们结识了各位阅历丰富、关心着我们的指导老师。他们除了在课堂上为我们教授知识外,也是额外付出时间塑造和矫正我们的学术观念的科研前辈。而且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无论是科研上的还是生活上的,都会提供帮助和支持。还有学堂班各个年级的同学们:学长学姐们会从过来人的角度给予我们很多帮助,同级同学和学弟学妹们经常能提供一些具体问题的灵感和解答;学术上的讨论和生活上的交流也是十分普遍的。而且,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诸多有不同特长和方向的同学,都仍会是关系良好的科研伙伴,这对于我们的科研生涯也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理想主义的积极氛围,这对于坚持科学梦想的我们多少是一种慰藉。 

想到我刚进入学堂班时,对这些尚缺乏认识,而只是有模模糊糊的对科学的热忱。或许在你们当中,也有像我当时一样懵懵懂懂的同学。有时,尤其是忙着准备展示的时候,或是被老师点评感到不好意思的时候,或是科研训练进展不顺遂的时候,原本在我们心中的“神圣的科学殿堂、科研圣地”的代名词——学堂班的形象是那样模糊。我们可能会想,学堂班真的就只是那些阳光明媚让人昏昏欲睡的周六午后活动吗?或者说仅仅是为了荣誉称号,或者一些“机会”而必须完成的一些任务吗?如果我们只对它抱有这种最低程度的期待的话,也许结局真的会变成这样。然而这样的选择,对如此珍贵的机会是一种浪费,对自己心中的科学梦想也是一种背离。学堂班的活动,确实就是日后科研生涯的预演。如果不好好抓住机会,而是躺在“能进入学堂班”这样的成绩上就此咸鱼下去的话,无异于“入宝山而空返”呢。但我相信,作为优秀的清华生科学生、志愿加入学堂班的你们,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再次欢迎五六字班的新同学的加入,希望你们在这里耕耘,在这里收获,在这里成长! 

谢谢大家!

(陈垚宜,2017年4月9日星期日,学堂班成立仪式上,作为老学员代表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