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峻-哈佛医学院

今年在哈佛医学院尹鹏教授实验室为期两个月的暑期研修中,我收获颇丰。就学习的观感而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哈佛大学,乃至于整个波士顿地区科研的一体化管理。以我所在的Wyss Institute为例,和传统的科研模式不同,虽然Wyss是属于哈佛大学的研究机构,但是其研究员能够招收来自Harvard, MIT以及BU等波士顿地区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学生。哪怕不是哈佛本校的博士生,只要能够在Wyss找到导师,就能够来Wyss做科研,而不受到学籍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PTN和这种模式类似,但PTN的限制更多,其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有两个及以上学籍,也就是说一旦选择了一个地方,确定了学籍,就不能够常驻在其他两个地方做科研。除去PTN,国内的其他的博士生项目限制就更多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限制学籍有利于管理,但其限制了选择的自由性以及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就Harvard而言,无论你是被哪个院系的哪个博士生项目录取,只要你对其他院系的实验室感兴趣,打算做的研究和你的学科有关系,并且能够找到一位研究员做导师和负责人就能够到别的院系进行科研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能够在生物的实验室看到化学系,工程学院等院系的博士生。

         其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哈佛大学对研究方向的包容,对交流合作的鼓励。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方向非常多样化,几乎包括生命科学领域的方方面面。从研究员的总体数量上就能看出。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员除了分布在主校区,还广泛地分布在哈佛大学的各大附属及友邻医院,包括麻省总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Dana-Farber肿瘤医院等等。其一共具有教职员工11366人,其中tenured或者tenure track的研究员有176人。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方向稍窄,存在较为明显的偏科现象,可选择性稍差一些。除了学科的多样性外,实验室间的交流以及学科之间的交流也是哈佛研究的另一大特色。我所在的Wyss每周都会有集体会议,六七个实验室的人在一起,交流研究内容,新的想法以及可能的合作方向。而国内的学术交流主要还是集中在实验室内部,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存在欠缺,就算有也是研究员之间的交流,不同实验室博士生之间的交流明显不足。个人认为学院可能需要为这种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创造更多的条件。

         哈佛医学院的另一优势是其博士后数量远远多于博士生数量。一方面大部分博士后自带经费,能够缓解实验室的经费压力,且大部分博士后都有自己想做的项目以及丰富的研究经历,能够缓解实验室的管理压力;另一方面,博士后也能够为博士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教学。相比之下,国内许多想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毕业之后就去国外进行博后研究,留在国内的相对较少。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待改善,需要适当增加博士后的总体数量,毕竟这部分群体是不可忽略的中坚力量。

         最后感谢哈佛大学医学院尹鹏教授以及刘迪博士的指导,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堂班为这次暑期交流提供的资金支持以及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魏迪明老师的协调,让我有了这次暑研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