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学期第2次Journal Club

2021-12-01

11月27日下午,学堂班举办了本学期第2次Journal Club。本次讨论的文献题为2020年12月发表于《Nature》的“Reprogramming to recover youthful epigenetic information and restore vision”,主讲人是八字班的孟令天、沈子杰、冯思特、王奥、曲一鸣、林希颖同学,由梁鑫、颉伟、刘栋和李珍担任指导老师。在Journal club活动开始之前,同学们先到清华学堂117集合,由颉伟老师首先进行一个简短的overview。 颉伟老师首先从细胞分化的重编程开始,向学生们抛出了一个生物学问题“细胞分化的生物时钟能不能逆转回来?”然后论述了在细胞分化、细胞功能衰老这一生物学过程当中,表观遗传修饰一定在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引出了本次Journal club讨论的文章主题——“细胞如何能够通过表观遗传的重编程,变回到‘年轻状态’”。 接下来,同学们分为3组,分别进行报告,以及对于文献进行了极其详细而深入... MORE
2021年秋季学期第2次学术沙龙

2021-11-25

2021年11月21日,我们在开展了本秋季学期第二次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今年诺奖成果——trp和piezo两大离子通道家族展开,由梁鑫老师主持,主讲人是来自生命学院学堂班九字班的13名同学:夏禹实、谢芸歆、孟昱、倪宛琳、黄奕远、詹童、韩兆宇、范子维、杨屿涵、黄若奕、张霁辰、滕佳豪、王睿。本次活动还邀请了首次解析piezo通道结构的肖百龙老师作为嘉宾。 本次活动进展迅速。在刘栋老师和梁鑫老师简单介绍了肖百龙老师的重要工作后,13名同学们就依次开始了本次学术沙龙的讲解环节。 首先,夏禹实同学开门见山地为我们展示了五感的重要性,突然出现的漆黑荧幕让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剥夺视觉的效果,从而开启了对以往与感觉受体相关的诺奖级研究的介绍。而后谢芸歆同学则对trp与piezo的发现作出了简单的引入,并详细介绍了两位诺奖得主——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的学术经历,正式拉开本次学术沙龙的帷幕... MORE
2021秋季第一次午餐会

2021-11-25

2021年11月13日,学堂班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午餐会。 本周午餐会邀请到了欧光朔老师实验室的朱志文学长和俞立老师实验室的焦海峰学长,同学们在享用完午餐后,认真聆听了两位博士后学长的科研发现和博士期间的心得。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也让更多的同学对自己的博士生涯充满了期待。   图1.正在为同学们介绍科研经历的朱志文博士 图2.正在为同学们介绍科研经历的焦海峰博士 图3.同学们正准备享用午餐 图4.积极提问的学堂班同学 (感谢陈思屹同学的供稿) MORE
2021年瞿礼嘉老师学术前沿报告

2021-11-06

瞿礼嘉教授为我们系统介绍了被子植物雌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包括花粉的水合,花粉管的生长,花粉管的演化生物学地位,助细胞对花粉管趋化性生长的调控以及花粉管的爆炸的分子机制。瞿教授用风趣幽默的演讲风格讲述了植物雌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使我们对植物生理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科学研究历史有了全面而生动的理解。在瞿老师的演讲中,瞿老师向我们展现了他对科学研究的独特理解,他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