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班同学赴美参加iGEM大赛

2014-11-04

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的iGEM队伍前往美国波士顿参与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并获得银牌。本次有来自世界各地共245支队伍,超过2400人参赛。 图1. 所有参赛队伍合照 iGEM是早在2004年开始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创新赛事。参赛队伍运用工程学的理念和基因操作的手段,设计、构建和操纵生物系统,改造出对科研或生产生活有意义的菌种,并通过演讲、海报、网站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2014年生院iGEM代表队由生命学院的12名本科生组成,其中8人来自清华学堂生命科学实验班。学生们在生命学院戴俊彪老师、陈国强老师和孙之荣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文献调研,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设计、系统构建与测试,制作网站、准备海报与演讲。队伍在半年的时间里,利用AAV病毒载体和自... MORE
学堂班同学参加2014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博士生论坛

2014-10-26

    10月25日-26日,学堂班同学参加了2014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并展示了各自的科研成果。本次论坛在北京郊区举行,并邀请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院士和清华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路明教授做大会特邀报告。其他参会人员还包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部分博士生,医学院、化学系与其他相关专业博士生,相关博士生导师。     在本次论坛上,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及化学系的25位博士生以实验室为单位就研究工作进行了展示报告,相关论文摘要收录到《2013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摘要集》。学堂班同学在报告后的提问环节以及场下的讨论中均表现活跃。此外,17名学堂班同学还通过墙报形式展示了各自在暑假海外实习或在国内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并向参会同学及老师进行了讲解,其中几名同学的墙报得到多名同学的关注和好评。 图1. 侯凌峰同学在讲解自己的墙报... MORE
与Babak Javid老师座谈

2014-10-19

2014年10月19日下午,清华生命医学院的Babak Javid老师与学堂班同学进行了座谈。Babak老师多年从事病原体学和免疫学研究,同时也有较为丰富的医学经历。在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中,Babak老师从自己申请研究生院的经历讲起,给同学们的申请提了建议,同时还对研究生的择校以及实验室、导师的选择提出了自己想法,他告诉同学们要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研究方向而不是一味追求名校。在Babak老师讲完后,同学们从申请的细节到生命科学研究与医学的关系提出了各种问题并得到解答。 附:Babak Javid老师简介 Babak Javid 1997年在剑桥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随后在剑桥大学任住院医师。2001年进入PaulLehner教授实验室进行博士课题研究,2004年8月获免疫学博士学位。博士课题方向主要是使用热休克蛋白复合体对于树突状细胞抗原的交联表达。攻读博士期间,获得英国免疫学会授予的 “年度年轻免疫学家”、皇家学院授予的“年度科学研究生”以及MRC... MORE
2014.10.18 Journal Club

2014-10-18

2014年10月18日,学堂班学生讨论了Martin Jinek等2003年发表的文章《A Programmable Dual-RNA–Guided DNA Endonuclease in Adaptive Bacterial Immunity》,这篇2012年的文章是近两年兴起的革命性的DNA编辑系统CRISPR-Cas系统的一篇奠基性文章。在同学报告之前,朱听老师先就CRISPR-Cas系统的一些背景知识以及其多方面的应用向同学们做了简要介绍,之后同学们分三组分别对本篇文章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讨论,学堂班指导委员会的老师也参与了讨论并对同学们的展示提出了建议。 陈楚、吉迎、杨林枫、陈修齐、张孟阳和谢恒义六位同学参与了本次文章讲解。朱听老师在这次Journal Club的准备过程中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指导和帮助。 图1. 朱听老师在报告前介绍CRISPR-Cas系统的基础知识 图2. 张孟阳和谢恒义同学在解答同学的问题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