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吝易老师学术前沿报告
2021-05-30
- 2021年5月29日,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吝易老师做客生命科学学堂班,为同学带来了一场以“My choices on the road of science”为主题的学术生涯分享。吝易老师于2020年9月刚刚入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助理教授,以及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员一职。 吝易老师从童年时期的经历开始了今日的分享。从小到大,吝易“培养了一些比较刁钻的tastes”,最一开始,最喜欢的学科是外国语。但高考时,吝易与自己心仪的外国语专业失之交臂,最终进入了江南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对刚上大学的吝易来说,第一件事就是转专业。她用年级第一的成绩,最终转入了江南大学顶尖的生物工程学院。 在江南大学的生物工程学院,吝易开始了对生命科学的探索。她逐渐意识到了生物的复杂性,并对生命与细胞是如何工作产生巨大的好奇。大二的时候在母亲的鼓励下吝易做出了出国的决定,并开始为此作出努力。她在王... MORE
- 2021年春季学期第3次Journal Club
2021-05-23
- 5月22日下午,学堂班举办了本学期第三次Journal Club。本次讨论的文献题为“Latent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to from limb-like skeletal structures in zebrafish”,主讲人为八字班的刘商鉴、王奥、高阳、胡俊强、卢亘哲和尹赞同学。本次Journal Club由颉伟老师负责,葛亮、杨扬老师参加。 MORE
- 清华学堂生命科学实验班举行2021年学术年会
2021-05-15
- 学术年会是清华学堂生命科学实验班(以下简称学堂班)一年中最重要的学术活动。2021年5月15日,学堂班再次迎来了这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事。学堂班首席教授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时松海,年会的特邀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研究员,学堂班班指导委员会全体老师和学员们一起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 年会由学堂班项目主任刘栋老师主持。年会开始后,首先由施一公老师为学堂班的每位毕业班同学颁发了学堂班证书。 今年恰逢学堂班第十届学员毕业,施一公老师也在今天的会上正式卸任学堂班首席教授的职务。施老师在发表告别感言时首先风趣地说,今天他也从学堂班“毕业了”。随后他回顾了学堂班建立的起因和发展历史,勉励同学们做学问要破除应试教育的束缚... MORE
- 2021年春季学期第2次学术沙龙
2021-05-09
- 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为光遗传学。首先由夏禹实同学对光遗传学进行了介绍,提出光遗传学特异性高的特性,并简要介绍了光遗传学从眼睛中的视紫红质以及衣藻和细菌中的感光蛋白的发展历史,并梳理了本次学术沙龙的大纲。 第一部分中,杨屿涵、张霁辰、同学分别介绍了视紫红质的发现和视紫红质的分子结构,以及视紫红质的光敏特性。视紫红质在受到光照后通过调控细胞内cGMP的含量来调整感光细胞的电位活性。然后陈泳佐介绍了科学家在光遗传诞生之前对神经环路的探索,例如通过物质的注射来特异性的激活和抑制神经元,并开始对通道进行改造。其中包括SPARK channel和chARGe,但这些动物视紫红质改造的尝试仍存在不稳定和延迟较长的弊端。 在第二个部分中,陈思屹介绍了光遗传学的开端,也就是莱茵衣藻中对光快速反应的蛋白Chop1,并在爪蟾卵母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形成了ChR1,而此后所应用的ChR2也是类似的蛋白,它提高了对光反应...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