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小凡教授座谈

2015-04-17

       2015年4月11日下午,王小凡教授应邀来到清华学堂,与学堂班的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刘栋老师主持了交流会。王小凡教授是首届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中的第一名,现任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药理学和肿瘤生物学终身讲席教授。身在国外的他也一直心系祖国的人才培养和科教建设,他已多次来到清华和生命科学学堂班的同学们进行交流。从他诚恳的言谈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中国的医疗、教育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王老师一直心系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方案。 (刘栋老师主持座谈会) (王小凡教授与同学们交流) (老师们与同学合影)        在王老师简要介绍了自己从工人转向大学的传奇求学经历之后,同学们就自己所关心的诸如“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大学本科期间的期望目标... MORE
三字班第一次学术沙龙

2015-04-15

当肿瘤遇上病毒,当我们遇上沙龙 很久以前,有位白血病病人正处在患有绝症的绝望与无奈之中时,流感病毒的出现短时间内击退了她体内迅猛生长的白细胞。从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开始,生命学院学堂班于2015年4月4日举办的学术沙龙围绕“溶瘤病毒”缓缓展开。 从整体概览到发展历史,从野生型病毒多种多样的作用机理到人们运用工程方法改造病毒的天马行空,最后从与其他肿瘤治疗方法的对比回归到“溶瘤病毒”本身优缺点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三字班同学们的第一次展示,虽然仍有一些缺陷,但是标志着他们从此正式登上了学堂班的历史舞台,开始了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征途。 积极参与此次学术沙龙的,除了经过精心准备和演练的展示者,更有许多认真聆听、用心思考、犀利提问的观众。有对历史的怀疑,有对工程改造方法的质询,有对错误的纠正,还有对于实际应用可行性的担忧。大家在这样一来一回,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不仅能接受知识的熏陶,还能感受... MORE
2015春季学期第一次Journal Club

2015-04-01

2015年3月28日下午,学堂班各位成员分为三组同时进行本学期第一次的Journal Club活动。此次的活动由6位二字班成员主讲,以发表在 Nature 杂志上的免疫方向的文章 Exploiting a natural conformational switch to engineer an interleukin-2 ’superkine’ 为主体,详细介绍了相关的背景知识、机制和原理以及实验技术、结果分析。这次的学术陈述中,各个主讲同学再一次展现了其深刻的理解、厚实的积累,风采出众,受到了听众的好评。问答环节的交流也相当热烈,思维的碰撞使每个人都获益颇丰。              (图为同学正在介绍蛋白结构)        此次Journal Club的内容得到了王新泉老师的耐心而专业的指导,同时所有学堂班指导老师和全体成员也都参与了讨论。 ... MORE
2012级开题报告

2015-03-24

       2015年3月14日下午,学堂班各位二字班成员在清华学堂展示了自己的Research Proposal,从立题说起,为大家讲解原理、实验计划、初步获得的数据与分析及future plan。涉及领域广泛,从拟南芥到线虫、从减肥到抗癌、从合成生物学到神经科学。他们流利的英语口语、简洁明了的power point、面对众多提问的从容不迫,给台下的同学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足见二字班的同学们在学堂班、实验室经过一年多的历练之后,对于科研有了更多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当然这与他们平日里付出的汗水是成正相关的。                                                 (四位2字班的同学在开题报告后合影)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