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秋季第二次学术沙龙
2018-12-01
- 2018年12月1日,六字班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本学期的第二次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主题紧贴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主要围绕“定向进化”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展开。两项技术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和多种工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技术。通过了解这两项技术的发现和发展历程,对我们的科研也有很多启发意义。 在第一部分中,首先,赵絜青同学为我们介绍了“酶的定向进化”这项技术的背景知识,为我们阐释了这项技术的重要应用价值,并带领我们回顾了这项技术的发展历史。刘泓睿同学则为我们讲述了噬菌体展示技术从诞生、发展到被广泛应用的历程。此外,两位同学还为大家介绍了三位诺奖得主的学术人生和有趣的经历。 在第二部分中,郑开予同学为大家讲解了定向进化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际操作中的一些策略。李冰凇同学则着重介绍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并为我们讲解了不同种类噬菌体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这一部分结束后是提问环节... MORE
- 2018秋季学期第二次Journal Club
2018-11-24
- 11月24日,学堂班举办了本学期第二次Journal Club. 本次主讲的文章题目为:“CRISPR-guided DNA polymerases enablediversification of all nucleotides in a tunable window”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项称作EvolvR的新技术,它为实现对一段可调节范围内的核酸序列进行靶向诱变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者将与nCas9与易错DNA聚合酶融合,使得融合蛋白兼具靶向性与诱导突变的作用。研究者对于这一工具进行了大量的调试,使得引入突变的频率,靶向突变的核酸序列的长度,靶向突变特异性等参数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主讲同学对这篇文章做了精彩的介绍,之后,下面的同学也积极提问,大家一起对文章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如这项技术的效率、是否能用于哺乳动物细胞体系等,展开了讨论。最后,指导老师们对这次JC做了点评,重点评析了主讲同学的演讲水平和幻灯片制作上的优缺点。 MORE
- 11月17日前沿学术讲座
2018-11-17
- 2018-2019秋季学期,梁鑫老师开始担任学堂班指导委员会的老师。11月17日,梁鑫老师和学堂班的同学们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见面,并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次学术前沿讲座。 梁鑫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细胞骨架生物物理学(cytoskeleton biophysics)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内容。首先,梁鑫老师从细胞骨架的功能和特征讲起,为大家介绍了细胞骨架动态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以及细胞骨架长度控制(length control)和力的产生(force generation)的相关研究。梁鑫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细胞骨架结合蛋白相关的研究进展。 之后,梁鑫老师结合自己实验室的研究,着重向大家展示了单分子水平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魅力。单分子技术的精巧让同学们印象深刻。此外,梁老师也通过介绍自己的一些研究,给大家讲解了更高“尺度”上的生物物理学研究:例如对马达蛋白-细胞骨架系统的研究,细胞骨架对神经元和离子通道功能的影响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具有更加“collective”的模式,与... MORE
- 2018秋季学期午餐会
2018-11-10
- 11月10日,学堂班的同学们相约生物新馆,一起参加秋季学期的第一次午餐会。 在共进午餐之后,同学们开始了学术展示和讨论环节。首先,姚利昂同学向大家分享了代谢组学的相关内容,包括研究方法、重大发现、应用前景等。同学们对代谢组学的技术细节和未来的应用展开了讨论。 之后,郝悦钧同学和大家分享了近两个月内在Nature Biotechnology和Nature Methods上发表的部分文章,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最新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免疫疗法、研究蛋白质互作的技术的前沿进展。同学们对一些有趣的技术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MORE